干货放送 | 危废实验室期间核查的必要性

//
背景
//


目前,大多数危废实验室为保证检查、审计符合标准,同时保证设备的量值溯源性,一般都会对其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检定或校准,再辅以内部的一些简单的维护保养,以确保设备能够稳定的运行。


也有一小部分实验室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既不进行检定或校准(为了节约成本)也不进行内部的维护保养(人员能力不够),只要仪器能够正常运行,能够出结果就可以了。毕竟,危废实验室对数据的准确性不像其他实验室那样要求苛刻。


在这种大环境和思潮的影响下,从实验员到管理者都认为:我们的仪器可以正常运行,能够出结果就行了;对于检查者和参观者而言我们的仪器设备上已经张贴了检定或校准标签,而且有相应的证书,这已完全可以满足我们日常的工作需要了,何必再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呢?


实际上,定期的检定或校准和日常简单的维护保养远不能确保仪器设备的可信度。仪器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操作方法,环境条件(温度、湿度、供电、光照、电磁干扰、辐射、震动等),以及移动、样品和试剂溶液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均会下降,甚至不满足要求,即便其仍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



比如,分析天平是实验室称取物质质量的常用仪器,使用频率最高,容易受到被称量物质的污染,过载、使用不当还会造成刀口损坏,影响天平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又比如,烘箱和马弗炉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设备,由于长时间的处在高温条件下,废料中挥发出的酸性气体对其热电偶进行长时间的腐蚀,导致其测定温度的不准确,进而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实验室应寻求方法来保证其所用的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性,目前常用的方法为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1


期间核查的概念和目的

期间核查(intermediate check)是指为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而对设备示值(或其修正值或修正因子)在规定时间间隔内是否满足其规定的允许误差、扩展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的一种核查。期间核查实质上是核查设备示值的系统误差或核查系统效应对设备示值的影响。其目的与方法同《JJF 1033-2016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中所述的稳定性考核相似。



期间核查的对象是测量设备,具体包括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测量仪器、辅助设备等,通常简称为设备。一般对处于下列九种情况之一的仪器进行核查:


  • 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包括使用频繁的参数量程)

  • 使用或储存环境严酷或发生剧烈变化

  • 使用过程中容易受损、数据易变或对数据存在疑问的

  • 脱离实验室直接控制的(如借出后返回的)

  • 使用寿命临近到期的

  • 首次投入运行,不能把握其性能的

  • 测量结果具有重要价值或重大影响

  • 较高准确度要求的关键测量标准装置

  • 分析历年校准或检定证书,示值的校准状态变动较大的





2

期间核查的常用方法和判定原则



实验室应从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依据有关标准、规程、规范中的规定,或参照仪器技术说明书中制造商提供的方法进行期间核查,期间核查方法一般来源于有以下几种:


  • 测量标准方法或技术规定中的有关要求和方法;

  • 设备的检定规程的相应部分。

  • 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产品标准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

  • 自行编制的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 设备自带校准方法(注:虽然期间核查不是再校准,但设备校准的某些方法也可用于核查,如采用标准物质,标准仪器等。)


期间核查常用的方法和判定原则:


01

自校准法




若实验室自身拥有的仪器,其某一参数的示值不确定度小于被核查仪器不确定度的1/3,即可用前者对后者进行核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仪器的性能满足要求,则核查通过。


02

多台(套)对比法




如果实验室没有更高等级的仪器,但用于准确度相同的类似多台(套)仪器,此时可用多台(套)对比法。首先用被核查的仪器对被测对象进行测定,得到测定结果y1及其不确定度U1,然后用其他几台仪器分别对该被测对象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y2,y3,…,yn。计算y2,y3,…,yn的平均值,代入式(1)中。若式(1)成立则核查通过。


(1)


03

核查标准法




如果实验室拥有一个足够稳定的被测对象(如砝码、量块或性能稳定的专用于核查的测量仪器等)作为“核查标准”,则当被核查仪器经校准/检定返回实验室后,立即测量该核查标准的某一参数,得到结果x0及其不确定度U0,此后,核查时再次对该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结果x1及其不确定度U1,代入式(2)中。若式(2)成立,则核查通过。


(2)


04

临界值评定法




当实验室对测量不确定度缺乏评定信息,而用于该测量的标准方法提供了可靠的重复性标准差sr和重现性标准差sR时,可采用临界值(CD值)评定法。根据GB/T 6379.6-2009按式(3)计算CD值。在重复性条件下n次测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与参考值(校准/检定证书给出的值)之间的绝对差小于CD值时,则核查通过。


(3)


05

允差法




在En值及CD值均不可获得时,依据相关规程、规范或标准规定的测量结果的允差判断,若式(4)成立,则核查通过。


(4)


06

常规控制图法




常规控制图应用于仪器的核查,通常是用被核查对象定期对测量对象进行重复测量,或用测量对象定期对被核查对象进行重复测量,并利用得到的特性值绘制出平均值控制图和极差控制图。此后,若核查值落在控制范围内,则通过核查。测量对象的测量范围应接近于被核查对象,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如果测量对象是一台仪器,还应具有足够的分辨力。


07

计量标准可靠性核查法




7.1 选一稳定的被测对象,用被核查的计量标准对某参量的某测量点,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n次(n≥6),得测量结果xi,则实验标准差为:


(5)


依据JJF 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对已建计量标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重复性测量,若测得重复性不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测得的重复性,则该计量标准的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核查通过。


7.2 用被核查的计量标准对被测对象的某参量的某测点重复测量n次(n≥6),在不同时间段测得m组(m≥4)测量结果,则组间实验标准差为:


(6)


依据JJF 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即不加修正值使用,则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当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若计量标准需要加修正值使用,则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当小于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当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对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有具体规定时,则可以依据其规定判断稳定性是否合格。



08

休哈特(Shewhart)控制图




常用的休哈特控制图包括(均值-极差)控制图,(均值-标准差)控制图、(中位数-极差)控制图和(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绘制内部质量控制图时大多使用平均值控制图和极差控制图。





3


期间核查的频次要求

期间核查的频次根据核查过程的难易、费时程度决定,也要考虑不应频繁使用核查标准。期间核查的时间间隔取决于对测量过程控制情况。建议每个计量/检定周期至少进行三次期间核查,即送检前,周期送检后以及送检周期的中间。通过对送检前后核查数据的比较,可以发现设备在送检过程中其状态的保持情况;在送检周期的中间进行一次核查以确保设备处于受控状态,尽量缩短设备失常的追溯期。


◆  ◆  ◆  ◆